据经济日报9月19日报道,眼下东北地区大豆将进入收获期,农民们盘算着今年的大豆能否卖个好价钱,这也是当地干部很挂心的事。
农民们已知道,今年国家取消了临时收储政策,不再按照往年的托市价格收购大豆,而是实行目标价格政策,他们要按市场价格出售大豆。
5月份,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公布今年大豆目标价格为每吨4800元。当大豆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差价、种植面积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不发放补贴。目前黑龙江、吉林、辽宁和内蒙古等试点省份正在紧锣密鼓制定实施细则,全面落实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方案。
据了解,目前东三省、内蒙古等大豆主产区正在制定实施细则,确保大豆目标价格政策落地。然而,新政策面对的是千家万户的农民,实施的最大难度在于如何高效率、低成本地精准补贴大豆种植者。
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蓝海涛认为,大豆目标价格直接补贴对象为农业生产者,关键是农业生产者如何界定?前期应以一般农户为主,兼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后期则应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为主,兼顾一般农户。这样做有利于推动家庭规模化经营和培育新型职业化农民。
实施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需要有非常科学准确的数据作支撑。由于我国对农户的基础数据和信息的采集、整理等长期得不到重视,短期内得到“非常科学准确的数据”不太现实,只能在基本科学准确的数据基础上,落实目标价格政策补贴。
蓝海涛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确保大豆目标价格补贴政策顺利实施:一是逐步建立主产区目标价格补贴信息库。信息库内容包括补贴对象、面积、金额、地区、产量、单产等。二是采用高科技手段辅助测定大豆种植面积,解决按照面积补贴的信息不对称的难题。三是建立公开透明、执行高效的奖惩机制。领取国家补贴的程序和关键细节要在农村公开,接受村民监督。对瞒报重要农产品种植面积套取国家补贴的农户,要重罚。四是为农村提供工作经费补助。试点地区财政大多困难,农村缺乏经费,中央财政可采取补助或奖补的方式,委托地方对农村工作经费给予适当补助,调动基层积极性。全力稳定种植面积
在黑龙江克东县大豆产业园区,克东禹王大豆蛋白食品有限公司正在安装调试设备。在国产大豆加工企业大面积停产的形势下,禹王集团却逆势而上,在克东县投资建设了年产1万吨大豆蛋白、30万吨豆粕的加工厂。公司负责人朱春敏表示,他们最担心的是大豆种植面积不断下降,大豆供不应求导致价格上涨,企业将面临原料短缺和成本增加的双重压力。
在多年临储政策支撑下,大豆价格持续上涨,由于临储价格较高,国产大豆价格远远高于进口大豆,大量国产大豆进入国储库。国家对收储大豆实行顺价销售,这“一进一出”扭曲了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在这种购销机制下,大豆加工企业主要通过竞拍国储大豆获得原料,大部分企业处于阶段性开工状态。据了解,黑龙江大豆加工企业每年平均开工时间仅有1个月,全省大豆年加工能力1500万吨,实际每年只加工200万吨左右。为了降低生产成本,一些企业转向到沿海地区建厂,购买进口大豆做原料。
王小语认为,大豆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后,大豆价格由市场决定,理顺了购销机制,大豆加工企业可以按市场价格获得豆源,有利于企业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利润。但是,在市场完全放开后,大豆怎么卖、卖给谁、卖什么价格,加工企业能否获得稳定的原料,如何实现豆农与企业的有效对接等问题,仍需给予关注。
对于加工企业来说,最担心市场放开后,大豆价格大起大落,影响企业经营。黑龙江冬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聂孝军认为,国家在实行大豆目标价格补贴的同时,还要做好宏观调控,稳定大豆种植面积,引导农民合理轮作,保证大豆稳定供应。(来源:博亚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