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东部的部分小麦主产区正在遭遇一场严重旱情,持续两个多月的无有效降雨导致这一地区小麦生长不足,而缺乏劳动力正成为困扰上述地区抗旱的突出难题。
尽管政府千方百计动员农民抗旱保苗,但沿着麦地一路走来,总能看到一些长势稀疏甚至连苗都没有出的田块。“劳动力缺乏”是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小麦专家胡承霖指出,随着中国“人口红利”进入拐点,城市化进程加快推进,农村留守劳动力越来越少,如何解决粮食丰收与“无人种粮”间的矛盾,是中国未来粮食生产将面临的长期考验。此次抗旱出现的“民工荒”强烈传递了这一信号。
专家表示,此次中国粮食主产区遭遇的“民工荒”只是一个开始。它给中国的粮食生产提了个醒,从长远看,随着中国农村劳动力呈逐步下降趋势,解决粮食稳产高产问题还需要更多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培育,需要不断提高农田水利等粮食生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农业技术现代化、专业化提高粮食生产水平。而这一块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来源: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