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服务公司“瑞士信贷”发表研究报告预测称,到今年年中,除了日本之外的亚洲地区粮食价格涨幅将高达15%。
分析师认为,由于粮食的替代性,一些主粮价格上升,可能使人们转而购买其他主粮,导致其他主粮涨价;再者,穷人多花钱买主粮,就会减少对其他物品的消费,这对要刺激消费的发展中经济体不利。
世界银行副总裁卡努托认为,按供应与需求看来,粮价高涨的局面将持续两年。“要尽力增加收成、提高农业水平,但那需要时间。”
有分析员担心,近日的粮价高涨问题,会引发2008年那样的暴力抗议事件。但“瑞士信贷”的报告认为,只有当市场出现“新的震荡”,价格上升的趋势才会持续。“我们不认为世界会爆发全面的粮食危机。”报告说。
报告指出,一些国家充足的库存量是一个有利的稳定因素。目前,亚洲大米和小麦出口国的库存量比2007年~2008年间充足许多。以印度为例,过去三年来靠库存维持供应的日子已经从30天增加至80天。世界最大的稻米入口国菲律宾今年便因为库存太多,要减少稻米入口。
(来源: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