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我国第一份食用油行业知识产权预警报告在湖南长沙发布。报告显示,以日本为主的八家跨国公司,在食用油行业技术遥遥领先,中国食用油企业须谨防重蹈当年DVD行业覆辙。
据了解,我国首份食用油行业知识产权预警报告由湖南辉明知识产权团队负责该项目的研究和发布。项目带头人黄辉明,是我国从事知识产权研究和实践的骨干专家,2010年曾荣获品牌中国律师行业年度人物。
辉明研究团队通过对中国食用油行业专利、商标及竞争对手知识产权战略分析,发现一个惊人的事实,中国食用油专利技术申请人的前十位中,跨国企业已占据80%,其中一半是日本企业;在申请的专利中95.6%是发明专利,技术含量非常高,且都集中在食用油的生产制造领域,一旦形成专利壁垒则很难突破。不仅如此,日本企业已开始进行多品牌商标布局,仅花王株式会社一家在中国的注册商标就达1738个。由于外资已经联手控制了中国食用油上游原料市场75%以上,以收购股权方式控制了中游97家油脂企业66%的股权,以金龙鱼品牌为主打的终端市场也占据了半壁江山。因此,如果跨国公司在知识产权技术上组建战略联盟,中国食用油行业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
预警报告提出预警结论,外国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在食用油生产制造领域进行专利战略布局,且优势明显。国内食用油企业必须崇尚自主创新,注重对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的研发保护,充分利用本土资源优势,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建立我们自己的保护壁垒。
(来源: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