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开始,直至今年上半年,听到最多的词就是涨价。很多行业和商品的涨价,你方唱罢我登场。尤其是百姓生活必需品,包括食品饮料和日用品涨价,更是让百姓的钱袋子变得干瘪。
涨价潮
去年,百姓戏称的涨价商品“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糖高宗”等,轮番被爆炒;1月,雀巢部分成人奶粉价格上调5%~10%,澳优、贝因美 等也跟风调价10%,随后美赞臣提价8%;4月,雅培、施恩等也参与其中,涨幅为5%~10%;7月开始,高端白酒的涨价之声就不断,茅台、五粮液、国窖 1573、水井坊等均纷纷提价,上调幅度为5%~20%;10月,小包装食用油经历了一轮全国性的提价,中粮集团、益海嘉里等分别提价10%左右。农副产品的领涨,使得2010年10月CPI涨幅攀升到4.4%,创25个月新高。
今年,先是饮料行业涨价。康师傅1月12日,调整旗下的茶饮料、瓶装水价格,小幅上调出厂价格,可口可乐、百事可乐、汇源果汁也出现涨价;1月18日,燕京啤酒北京地区每箱提价3.3元以上,普通装产品10度燕京清爽、燕京本生每瓶出厂价提高约16%-18%;之后,是日化行业涨价,日化品的涨价幅度在10%到 20%,其中高端化妆品的涨幅都在20%左右。联合利华散布涨价信息被罚200万;5月,洋奶粉再度提价,惠氏和雅培价格涨幅均达10%—15%左右。新 西兰恒天然集团6月初对旗下安怡品牌奶粉进行了调价,平均涨幅约一成。
7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CPI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6.4%,创3年来新高。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4%,其中猪肉价格同比上涨57.1%,成为物价上涨的焦点。以生猪为代表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直接影响百姓的菜篮子。
近日,随着食用油限价令到期,食用油涨价风生水起。全国多家超市发布食用油即将涨价消息,涨幅大约5-10%。尽管生产厂家涨价形式各异,有捆绑销售的 促销活动、有推出新产品的加价,事实上,老百姓感受到的都是要花更多的钱才能买到需要的产品。在他们看来,这都是一种涨价。
见顶信号?
很多人在担心,看到的都是涨价,何时是个头?涨价的东西多,通胀恐怕还要持续下去?
上海证券研究所分析师郭昌盛12日表示,涨价不会没完没了的进行下去,差不多见顶了。因为一切涨价的根源在于能源和农产品,而目前看,大宗商品涨不动了,生产资料止涨企稳,需求又没有变得更强,所以下半年就可能见顶回落。
郭昌盛表示,啤酒行业需求疲软,价格上涨空间有限;白酒涨价是作为奢侈品的提价,需求不会那么旺盛;乳制品涨得稍慢,估计还会有个补涨;一些日用品属于跟风涨价;而白糖等相关产品的涨价,如果涨价幅度大,需求就不旺,就很难有更大的上涨空间。综合起来看,随着农产品价格、经济增速、货币信贷的回调,物价上涨会缺乏动力,涨价很难持续。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日前表示,中国的通胀,农产品涨价是导火索,经济过快增长是推动力,宽松的货币信贷是传导器。
巴曙松预测,6月份以后CPI或将下行,但三季度仍将保持在5%以上,四季度有望降至4%左右。”
中国三星研究院宏观组首席研究员刘金贺则表示了不同看法。他认为,持续近一年之久的负利率和高企的通胀,局面不那么乐观。负利率的局面远未改观,物价失 控的概率远高于“被控制。”他预见,下半年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将由目前的“紧缩”转为“适度宽松,”通胀继续恶化的局面或难有效扭转。(来源:经济观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