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在广州举办的第六届国际油脂油料大会上,参会的国内重量级企业代表以及国际知名专家对未来的大豆行情都进行了较为悲观的预测,对与大豆关联度较高的豆粕,分析人士认为未来几个月仍将保持较低的价位。
中粮粮油有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费忠海认为:2008年的美国的金融危机,导致到目前为止美国的经济处仍于修正和恢复的状态,今年欧洲出现的债务危机,都对宏观的经济造成了重大的冲击。嘉吉投资(中国)公司贸易与风险管理总监周学军认为,对于大豆本身来说,目前全球的供需基本面来看,供应是非常充足,大豆的库存也是增加的。
针对当前的形势,中国饲料在线分析师李树昆认为,虽然豆粕目前处于较低价位(43%蛋白2900元/吨)。除非出现特殊情况,未来豆粕大幅上涨可能性极小。由于临近年底,多数油厂判断食用油消费将会达到高峰,从而加大了大豆的压榨量,产生了较为充足的豆粕。仅十月份在存在较长的国庆假期的情况下,国内油厂的大豆压榨量仍然达到了500万吨。
李树昆判断,豆粕价格与国际大豆的价格呈现极高的关联度,一旦国际大豆市场有风吹草动,豆粕的价格也会随之出现波动,目前国际大豆走弱的背景下,豆粕的行情呈现走低的态势。
然而,受上半年较高的猪价影响,生猪养殖业补栏积极性较高,造成了下半年对豆粕之类蛋白原料的需求比上半年较为旺盛。这个因素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豆粕价格下跌的幅度。
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对大豆来说,未来南美的天气因素、国内的收储政策、欧洲债务危机的进展都是不可预测的因素,抛却这些因素,他们预测明显三月份的大豆价格将在1100--1150美分/蒲式耳(期货价格)。而对豆粕来说,国际大豆的行情是一方面影响因素,李树昆分析,若食用油的需求上升,则有可能会带动豆粕的涨价。(来源:南方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