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師節. 中秋節. 雙十節. 光復節碼頭休假狀況  高雄港71W 於9/9-9/10進行機電保養,停止出貨二天, 請客戶即早備貨  如遇行情變化大,參考報價將隨時調整,本站所提供的價格僅供參考~  

交易

商品


    希腊在欧元区的去留问题,引发投资者对欧洲经济的担忧情绪。此外,摩根大通的巨亏事件亦引起一连串负面连锁反应。宏观方面的利空消息不断释放,基金的调仓压力逐渐显现,豆类市场在5月上半月承压下挫。

    全球大豆市场供需格局因为南美产区的大规模减产趋向紧张。美国陈豆销售步伐明显快于往年,而北半球新作产量远不能填补由南美减产造成的供给缺口。长期来看,豆类的基本面将为豆类价格提供有力支撑。

    国际市场

    美国陈豆供给趋向紧张

    美国农业部(USDA)发布的5月供需报告中,分别将巴西和阿根廷产量由4月的6600万吨和4500万吨,下调至6500万吨和4250万吨,共计下调350万吨,从1月份开始巴西和阿根廷产量的累计下调幅度已经高达1950万吨。南美当地的分析机构对于产量的预期出现分化,巴西农业部上调大豆产量预期120万吨,至6670万吨,而阿根廷当地机构下调产量预期至4090万吨。根据USDA的数据,2011/12年度巴西大豆的库存消费比已经降至17.6%,而阿根廷大豆的库存消费比也仅有37.5%,均为2001/02年度以来的最低值。随着南美大豆库存消费比进入历史低位区间,结转库存中可被挤压的部分已经十分有限。目前南美大豆的收割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除南部地区仍有小部分向下修正的空间,最终产量水平基本确定,现在的时间节点上南美减产对于豆类的提振作用正在减弱。

    美国播种工作进展顺利

    截至目前美国新作大豆和玉米播种情况良好。今年春季美国中部地区气温较往年偏高,而且春播期间没有出现大规模降雨,有助于播种工作的快速展开。虽然近期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地域出现了低温霜冻天气,中西部地区的北部出现零星降雨,但是中西部整体依旧是温暖干燥的天气。而持续的干旱天气对美国南部冬小麦的产量造成了一定威胁,但是同时也加快了冬小麦的收割工作以及双季作物的播种进度。双季作物主要包括棉花、花生以及大豆。播种期的提前,有利于双季作物播种面积的增加,其中大豆或侵占部分棉花的面积,因此南部地区大豆的播种面积或将有所提高。

    未来几天冷空气将影响美国北部平原以及中西部地区的北部区域,为以上地区带来1~2英寸的降雨。但是中部和南部平原以及东北部和中西部地区的大部,气温仍将高于正常年份。截至5月20日,新作大豆的播种率已经达到76%,出芽率为35%,远高于去年同期以及5年均值。天气情况良好,播种工作进展顺利,并没有给予市场天气炒作的机会。美国气象局预计今年夏季,整体的天气情况将为中性至轻微厄尔尼诺。如果最终形成厄尔尼诺天气将使得美国部分地区出现持续干旱,或对新作产量产生影响。由于陈作供需结构已经十分紧张,一旦出现极端天气,或极大激发市场的炒作热情。

    国内市场

    我国大豆进口大增库存压力重现

    根据海关公布的数据,4月份我国大豆进口量为488万吨,今年前4个月累计进口量为1815万吨,同比增加330万吨;食用植物油进口量为51万吨,累计进口226万吨,同比增加43万吨。预计5月份的大豆到港量在580万吨左右,后期到港量或逐渐增加。国家粮油信息中心上调本年度我国大豆进口量至5800万吨,本月美国农业部亦上调100万吨,至5600万吨。此外,两家机构对于下一年度中国进口量预期分别为6000万吨以及6100万吨。

    我国新作大豆产量或延续下降趋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2012/13年度我国大豆的播种面积为715万公顷,较上一年度减少50万公顷,其中黑龙江省减少30万公顷;总产量预计同比减少7%,至1300万吨。压榨总需求量达到6300万吨,其中仅400万吨来自国产大豆。根据新湖期货东北产区的实际调研,今年大豆改种玉米的现象十分普遍,黑龙江省大豆面积的下降幅度甚至超过30%。我国一年的食品豆需求量在1000万吨左右,国产大豆的底线在逐步向确保食品豆安全转化,油籽的对外依存度还将提高。

    国内油脂油料库存压力重现。虽然近几周油厂开机率有所提高,但是随着到港大豆数量的增加,油脂油料的库存压力重新显现。目前我国港口大豆的库存量在547万吨左右,豆油和棕榈油的库存量均超过90万吨,处于历史相对高位。而且本周国储将继续释放库存大豆,拍卖数量增加至60万吨,国内油脂油料供给相比国际市场宽松许多。

    关联市场

    棕榈油增产大周期结束

    与大豆、菜籽等一年生油籽作物不同,油棕树为多年生蕨类植物,产量的增减存在周期性规律,同时根据季节的变化还具有一定季节性规律。通常每年3月~10月棕榈油处于增产通道,而11月~次年2月产量将逐渐下降。今年年初油棕树的增产大周期结束,限制了季节性的增产幅度。3月与4月份的产量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论断,3月产量同比增幅仅为1.9%,去年同期为29.4%;4月产量同比增幅为5.1%,去年同期为8%。今年前4个月的累计产量为496万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全年产量或在1900万吨左右。由于棕榈油特殊的物理性质,夏季通常是棕榈油的消费旺季,随着气温的升高,棕榈油的消费需求呈现上升趋势。今年3~4月份,棕榈油的出口量保持在130万吨以上。增产的步伐放缓,而出口需求同比增加,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压力有所缓解。自去年6月份,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量首次突破200万吨关口,此后连续9个月徘徊在200万吨上方,供给宽松成为牵制棕榈油以及其他油脂品种价格的关键因素。而今年3月份,由于出口超预期而产量仅微幅增加,棕榈油库存量降至195.4万吨,4月更是降至185万吨的相对安全水平,供需宽松的局面大为改观。欧盟作为重要的棕榈油进口方,多以棕榈油生产生物柴油。因此,棕榈油对于欧洲经济形势以及国际原油价格的变化更为敏感。库存的下降并没有帮助棕榈油价格摆脱阴霾,与豆油的价差也在拉大,棕榈油价格的疲弱也成为拖累其他油脂品种的关键因素。但是供需结构的改善将长期为棕榈油提供支撑。

    结论

    外围宏观不断释放利空消息,以及基金调仓压力促使外盘豆类在5月上半月深幅回调。国际市场上由于南美产量的继续下调,供需结构趋向紧张。美豆的出口基差仍然处于历史相对高位,而且近几周出口量同比大幅增加,结转库存或继续走低,陈豆的供应形势不容乐观。虽然美国新作大豆播种面积可能超出预期,但是我国大豆产量延续下滑态势,美豆的增产远不能填补伴随南美以及中国减产而出现的供给缺口。后市需要密切关注新作的生长情况,目前的干旱天气在作物生长期是否得到有效缓解,以及此后将陆续公布的出芽和优良率的情况。但是国内油脂油料库存不断抬升,供给环境相对国际市场宽松,而且,投机基金在大豆和豆粕市场上的净多持仓和总持仓规模仍然徘徊在高位,仓位调整的压力依旧存在。总体来看,豆类基本面偏向利多,继续下跌的空间有限。如果宏观方面配合,没有更多重大利空消息释放,7~8月作物生长关键期豆类有望迎来一波上涨行情。(来源:国际商报)


標題發佈日期q
新疆裕民县9万亩冬小麦开播2014/09/23
因旱减产后国内玉米仍严重过剩2014/09/23
连豆一号 承压明显2014/09/23
战略谷物公司上调欧盟玉米产量2014/09/23
北方四港玉米库存2014/09/23
新疆棉农喜获丰收2014/09/22
东北干旱 面粉玉米价格略涨2014/09/22
美上调玉米单产 下调产量及收获面积2014/09/22
彭博:中国进口低迷支持再推政策刺激2014/09/19
美豆丰产成定局 豆粕供需面暗藏玄机2014/09/19
政策落地难度不小 大豆以后怎么卖2014/09/19
新季玉米上市 价格承压下行2014/09/19
美国玉米现货报价下跌2014/09/19
豆丰产成定局 国内油粕欲筑底2014/09/17
新粮上市玉米下降走势显现2014/09/17
Page 12345678910Next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