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12/2013年度中美大豆供给的逐渐定型,市场炒作焦点将向需求端口转移。由于南美在新作大豆上市前,已无力向国际买家提供更多豆源,交易商只能加大对美豆的依赖,预计在美豆出口需求加速以及中国压榨消费稳定增长的背景下,连豆期价将振荡走升。
中美进出口需求相辅相成。除小幅提高本土压榨量以外,在10月供需报告中,USDA将预估恢复的615万吨产量的93%,全部分配在出口需求上,说明当前的价格水平并不能阻碍国际市场的购买力量。因受惜售心理影响,目前美国农户销售步伐有所放缓,令现货基差报价维持坚挺,而出口需求的不断拉动,可能导致美豆供需环境更加紧张。据USDA数据,本作物年度开始(9月1日)至10月18日,美豆出口累计检验数量为2.42426亿蒲式耳,较去年同期的1.58492亿蒲式耳高出53%,奠定了今年美豆出口需求的高起点和高增长,并暗示未来几个月强劲的出口潜力。
其实,美豆的出口需求意味着中国消费数量的持续扩张。在9月报告572万吨的出口增长中,约有26%的份额被中国进口所占据,并且10月报告将2012/2013年度中国进口需求推升至6100万吨的历史新高。而进口的惯性增加,不仅在于补充国产大豆约11.63%的减产损失,也在于应对国内通胀回升预期。
国内压榨需求大行其道。进口需求自预期低位反弹,主要由于压榨消费的带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10—12月,国内进口大豆到港量将分别达到350万吨、520万吨和450万吨,高于市场此前预估,但因为四季度是油脂消费旺季,压榨需求会呈现季节性增长,预计1320万吨的季度进口量难以满足冬季压榨需求,这种采购力度仍然显得有些不足。
10月初的长假因素导致多数油厂停机检修,节后随着企业陆续恢复生产,油厂整体开工率在50%徘徊,以保证下游油粕市场的现货供应,甚至不排除在元旦、春节之前加大马力进行生产的可能。笔者认为,大豆在四季度压榨消费的增长潜力较大,以月均535万吨的压榨量计算,不计入国储库存和国产大豆供给,四季度大豆压榨需求缺口将达285万吨,这有助于推动原料价格的振荡走升。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目前豆粕下游需求相对低迷,但因生猪存栏依然处于高位,生猪饲养对于蛋白饲料的刚性消耗必将加大对上游原料——大豆的依赖程度,从而推动油厂的开工进度。据了解,9月全国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环比分别增长1.5%和4.7%。在猪粮比稳中攀升至6:1以上的环境下,生猪饲养景气度将逐渐复苏,或引发需求启动的行情,即通过饲养户补栏拉动饲料商补库,进而带动蛋白豆粕的实际消费和库存储备需要,并最终将需求传导至上游大豆压榨中。
国储和港口库存双降。作为反映压榨需求指标的大豆港口库存,自7月中旬以来就处于下降通道,目前已降至540万吨左右,降幅近155万吨。由于国储抛售有节奏进行,港口库存压力的释放,印证了国内消费需求持续旺盛的事实。
本周四,约40万吨临储东北大豆又将被拍卖,虽然10月11日当天的成交率由之前的100%下滑至56.17%,且2010年产大豆成交率仅为11.17%,但由于2009年产陈豆全部销售完毕,预计国储库存已不足1个半月的压榨量。因三等大豆(2010年产)起拍价跳升至4500元/吨,加上出库、运输等费用,成本可能在4700元/吨之上,暗示今年新豆托市价格有望大幅提高,对于盘面将形成强烈的提振。
四季度需求炒作会对大豆市场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美豆出口持续强劲和国内压榨消费不断向好的交互影响下,大豆期价的上涨动能正在聚集,振荡反弹行情可期。技术上,可依托4750元/吨一线持有A1305合约多单,目标在5000元/吨,止损设在4700元/吨。
走势播报:大豆资金出离明显
国内豆一持仓量与成交量均维持近年的偏高水平,但在10月下旬有所下降。近日持仓数据显示,豆一主要表现为减仓下行,特别是10月19日与23日较为明显,排名靠前席位的总持仓保持为净多。截至10月23日,前20名席位的总净多持仓为10921手,较前一日增加2576手。其中,主力5月合约净多为10996手,较前一日增加1061手;9月合约净多为3427手,较前一日增加1654手;仅1月合约为净空2088手,较前一日增加605手。这表明大席位的持仓与资金动向总体偏利多。
外盘方面,CFTC大豆总持仓自8月下旬的75万手持续下降至目前的71万手,但仍然处于高位。其中,管理基金净多持仓从23万手逐渐下降到18万手左右,并且自9月中旬至10月初连续四周下降,10月第二周才有所回升。
总的来说,结合持仓变化与价格走势可知,市场资金并不十分看空内盘大豆,但是无论内盘还是外盘,近期和中期,资金都有进一步流出的趋势,这限制了后市的大幅上涨或下跌,价格或将陷入振荡格局。
后市分析:大豆成本支撑限制下跌空间
9月以来,连豆价格回调幅度约为6.06%,远远小于美豆期价14.85%的回调幅度。笔者认为,在供需基本面没有发生根本性逆转的情况下,连豆现货价格对期价起到了支撑作用,限制了期价的下跌空间。
综上所述,在供需基本面依然处于紧平衡的前提下,大豆现货价格的坚挺对于期货价格具有支撑作用,其成本、收储价格等因素也会限制期价下跌空间,建议投资者不可过分看空连豆市场。(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