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教師節. 中秋節. 雙十節. 光復節碼頭休假狀況  高雄港71W 於9/9-9/10進行機電保養,停止出貨二天, 請客戶即早備貨  如遇行情變化大,參考報價將隨時調整,本站所提供的價格僅供參考~  

交易

商品


    “国际大豆价格又被操纵了?”、“美国农业部的数据可靠吗?”最近,美国大豆价格暴跌,往中国食用油企业的“心窝”上又踹了一脚。

    从今年年初开始,美国农业部大幅调低美国大豆产量,国际大豆、豆粕等国际粮食价格开始走高,中国企业此时大肆采购。而后,美国农业部却又调高美国大豆产量估值,受此影响,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近日接连大幅下跌。其中在高位购入大豆、豆粕的中国企业受损最大。

    尽管目前中国国内企业受损程度不及2004年的那次大豆风波,但作为市场价格“风向标”的美国农业部,在大豆产量估值上屡次出尔反尔,让中国企业这次也没少吃苦头。

    国际大豆价格演绎“过山车”

    “按照我们最新的调研,预计15~25艘大豆的船货已被取消。”据农业咨询机构布瑞克环球的数据,以每船5万吨左右的量计算,本轮国内企业的大豆“洗船”(指付出一定费用后把大豆船货回售给供货商)量可能达百万吨级别。

    企业取消船货的直接原因是近期大豆价格的大幅下挫。

    2012年4月,美国农业部以“农民将转而种植利润更高的玉米”为由,预测2012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将下降1.4%至0.739亿英亩(1英亩约合6.07亩),成为过去5年以来最低水平。5月,美国农业部将季末库存下调至1.45亿蒲式耳(1蒲式耳约合27.216公斤)的历史低点。6~9月,基于美国中西部地区干旱对大豆早期生产造成的损失,美农业部将2012年大豆单产从每英亩43.9蒲式耳下调为每英亩35.3蒲式耳。大豆期货的价格也跟着一路上扬,8月底一度超过17美元每蒲式耳,9、10月份虽略有回落,但依然保持高位运行。

    直至10月,美农业部口风有所转变,认为大豆收割进展顺利,开始扭转大豆单产下降趋势,接连两个月,将单产预测上调至每英亩39.3蒲式耳。大豆价格也跟着一路回落,11月,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在14美元左右震荡,已降至6月以来最低水平。

    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海关总署11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国际大豆高位运行的9月、10月,中国分别进口大豆497万吨和403万吨。上海中期分析师朱罡表示,从9月份大豆价格下跌后,进口大豆的压榨利润一路下滑,到目前亏损已超过每吨700元。

    短短半年的时间,国际大豆价格演绎了一轮从暴涨超过30%到暴跌20%的轮回,使国内企业不得不“违约”。

    美农业部“变脸”的背后

    两个月前,市场的参与者还在担心将面临高豆价。“价格大起大落与美国农业部的报告‘密不可分’。”《国际先驱导报》记者采访的众多业内人士指出,农产品收割前,美国农业部的预估往往成为市场的“风向标”。美国农业部曾连续数月大幅下调美国大豆的单产和产量预估,使市场预期本年度全球大豆市场供应紧张,价格大幅上涨35%。

    “美国农业部10月份报告进一步‘压垮’了市场。”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农业部10月份预估报告“突然变脸”,大幅上调单产和产量预估,市场价格承压急转直下。国际大豆期货价格基本回到了年中因为干旱炒作前的水平。

    美国一直把扩大农产品出口作为农业战略性调整的重中之重,美国农业部在几年前就将“努力扩大转基因农产品的国外市场”写进了其21世纪农业出口战略中,并表示将加大国外市场开发投入,同时继续将美国农产品出口增长最快的一些国外市场(包括中国)作为重点对象来经营和支持。

    而中国大豆在2004年曾元气大伤,最近几年,不少人士都在呼吁保护仅存的中国大豆产区。

    “虽然不能认定数据的修正存在阴谋,但美国农业部在农业数据上的影响力显露无遗。”分析人士指出,美国农业部定期向世界发布全球农产品的供需等一系列报告,使其成为全球众多农产品期货投资者的重要参考,客观上也具备了“操纵”的能力。

    粮油报告被美国操控

    作为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品种,大豆压榨商在国际市场配置资源时“交学费”并不是孤例。本轮压榨商的遭遇让很多人都想起了2004年的遭遇。

    2003年8月,美国农业部以天气影响为由,对当月的大豆供需报告作出重大调整,其中大豆库存的数据调整到20多年来的低点,受到影响,国际大豆价格迅速从2003年8月份到2004年4月初,接近翻番,创下了近30年来的新高。

    而中国国内压榨企业在恐慌心理支配下,“抢购”美国市场大豆数百万吨。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从2004年4月开始,国际大豆价格在库存数据的影响下又大幅回落,跌幅近50%,国内的大豆加工业由原来的盈利变成大面积亏损。压榨企业不得已采取违约行为,放弃原先在高价位签订的采购合同和定金。因为违约引起的纠纷,至今依然未果。

    经此一役,部分中国大豆压榨企业退出市场,同时也为留下来的企业普及了国际市场的游戏规则。专家表示本轮暴涨暴跌行情中,亏损、“上当”的企业已经明显减少。业内人士指出。事实上,作为全球广泛应用的数据,美国农业部数据的“不严谨”不仅在大豆方面,在玉米等其他农产品中也屡屡现身。

    数据正逐渐成为生产力,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提出“大数据”时代来临,“我国作为农产品的生产、消费和部分品种的进口大国,农业数据的话语权应得到加强。”张智先认为。(来源:oilcn.com)


標題發佈日期q
新疆裕民县9万亩冬小麦开播2014/09/23
因旱减产后国内玉米仍严重过剩2014/09/23
连豆一号 承压明显2014/09/23
战略谷物公司上调欧盟玉米产量2014/09/23
北方四港玉米库存2014/09/23
新疆棉农喜获丰收2014/09/22
东北干旱 面粉玉米价格略涨2014/09/22
美上调玉米单产 下调产量及收获面积2014/09/22
彭博:中国进口低迷支持再推政策刺激2014/09/19
美豆丰产成定局 豆粕供需面暗藏玄机2014/09/19
政策落地难度不小 大豆以后怎么卖2014/09/19
新季玉米上市 价格承压下行2014/09/19
美国玉米现货报价下跌2014/09/19
豆丰产成定局 国内油粕欲筑底2014/09/17
新粮上市玉米下降走势显现2014/09/17
Page 12345678910Next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