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因素推动下,10月17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举行的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交易会上,小麦成交量继续处于高位。
“今天,来市场参与小麦拍卖的企业非常多,拍卖积极性也比较高。”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相关工作人员说。
据了解,当日国家投放市场的132.11万吨2010年及以前产小麦,最终成交60万吨,成交量仍处高位。
粮油市场报特约观察员申洪源认为,继10月16日以来,2010年及以前产小麦拍卖量居高不下。
10月16日,国家宣布适当提高2014年最低收购价水平之后,国家首次向市场投放小麦,即迎来各方追捧。国家向市场投放213.78万吨最低收购价小麦,成交81万吨,创本年度新高。
受中秋及国庆“双节”效应的带动,9月份以来,国内小麦价格呈快速上涨趋势。
相关贸易商认为,贸易商和农户手中所剩小麦不多,国内小麦呈现供不应求的局面,小麦价格出现上涨在情理之中。
随着“双节”的远去,节日效应的递减,国内小麦市场价格一度企稳。
河南开封一家龙头面粉加工企业采购负责人认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近期出现的拍卖“小高潮”,主要是由于近期市场上的传言所致。
“本来贸易商及农户手上所剩小麦已经不多,整个市场呈现小麦供不应求的局面。在这个大背景下,市场上传言,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底价即将进行上调;同时,中储粮内部传出,2010年及以前产小麦将在规定时间内清空。因此,很多企业要囤积一些价格低廉的小麦。”上述负责人表示,虽然自己手头不缺小麦,但也在今天拍下了1万吨。
河南郑州一家面粉加工企业负责人表示,自己也听说,中储粮内部传言,各分公司及直属库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2010年以前小麦出库,否则以上小麦享受的各种补贴将被取消。
国家在市场上投放小麦数量的减少,也给了加工企业“小麦供给不足”的错觉。
“之前,国家每次投放小麦的数量在500万吨左右;如今,投放量降为了200多万吨。”申洪源说。
“大概计算,国内2010年及以前产小麦已经所剩无几。2012年及2013年托市小麦总量或还有1400万吨左右。”一分析人士认为,虽然国内小麦库存依然充足,但是,分布并不均匀。河北、山东等缺小麦省份从各地调入小麦的动作,也成为小麦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
山东菏泽地区一个贸易商表示,比较看好后期麦市,“我们这个地区涨到1.4元/斤也不是不可能。”(来源:中国粮油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