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发改委官员透露,2014年大豆目标价格定为4800元/吨。尽管4800元/吨的大豆目标价格较4600元/吨的大豆临储收购底价实现了小幅提升,但大豆种植收益与玉米、稻谷相比依然偏低。未来国产大豆产量持续下滑,将导致国产大豆食用需求占比上升,国产大豆价格的食用属性将会更加明显。
种植面积下滑趋势难改
无论是从政策力度还是政策风格来看,4800元/吨的大豆目标价格均远低于市场前期预期,势必导致部分对政策抱较高期望值的农户大失所望,大豆种植面积继续下滑的趋势难以扭转。
一方面,从政策出台的力度来看,此前市场曾经流传200元/亩的补贴版本,按照120公斤/亩的大豆单产水平来计算,豆农种豆可获的直补补贴超过1600元/吨。尽管4800元/吨的大豆目标价格较4600元/吨的大豆临储收购底价实现了小幅提升,但200元/吨的提价力度远小于200元/亩的补贴力度。
另一方面,从政策风格来看,目标价格政策延续了临储收购政策底价“小步快跑”提升的风格,政策的连续性说明大豆目标价格将难以获得迅速大幅度提升,未来数年大豆种植收益仍将明显低于玉米、稻谷。
当前市场对2014年大豆种植面积下滑已形成共识,中国大豆网预计2014年大豆种植面积同比下滑10%~15%,部分民间机构对种植面积的预估更加悲观,笔者预计2014年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将下滑至600万公顷,较2013年下滑12.41%。如果单产同比上升,则减产幅度有限,料为5%-10%;如果单产持平或降低,则产量或将同比下降15%-20%。按照2013年国产大豆1220万吨的产量来核算,减产数量在61万-244万吨之间。
未来供需依然趋紧
由于国产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连续下滑,未来国产大豆总供给将逐年减少。同时,临储政策取消后,临储收购对国产大豆价格的底部支撑作用消失,这将导致国产大豆价格运行空间整体下移,根据经济学原理,商品价格下跌将会导致商品的市场需求增加。
因此笔者认为,在未来国产大豆供给减少的同时,需求却增加,因此,国产大豆供需将会趋向紧张。尽管2014年临储收购取消,将使得国产大豆需求在收储期内减少200万~300万吨,使得国产大豆阶段性供给同比增加,但是今年国产大豆减产以及价格下跌引发的需求增加,将会部分抵消临储收购取消所带来的利空冲击。
从长期供需的角度来看,国产大豆期末库存将会逐年下滑,即将于9月结束的2013/2014年度,国产大豆期末库存将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的高点。由于国产大豆总供给逐年下滑,而食用需求相对刚性,因此食用需求占比将会逐渐上升,国产大豆主流价格将会更多体现其食用属性,食用豆高企的价格将会给未来国产大豆带来更多的支撑。
政策供给高峰到来
大豆临储收购即将于4月底结束,近期关于临储大豆拍卖的传言开始盛行。笔者认为,5月中下旬开始临储拍卖的可能性很大,其原因:一是由于2010年临储豆已经超期存储,2011年临储豆也已到了拍卖大限;二是由于2013/2014年度大豆临储收购量超出市场预期,导致现在主产区国产大豆供给紧张,主产区普遍存在油厂“无豆下锅”的情况,临储拍卖有利于缓解国产大豆供给紧张的局面;三是临储玉米已于4月初开拍,这预示着临储大豆拍卖的临近。
据中国大豆网统计,截至2014年3月底,国家收购2013年产临储大豆共301万吨左右,临储总库存量约为778万吨(其中包括东北移至关内的储备豆115万吨)。2008年临储收购量为530万吨,2009年收购量为270万吨,均已销售完毕;2010年大豆收购量为308万吨,目前剩余数量69万吨;2011年临储收购总量在320万吨左右;2012年临储收购总量在88万吨左右,暂未出售。根据这个数据统计,2014年临储大豆拍卖总量应为389万吨左右。
由于临储大豆拍卖主要在5-10月进行,政策供给高峰期的到来,对豆一期货1409合约冲击较大,1409合约将成为最后一个以油用属性和临储拍卖价定价的合约。按照收储成本加上相应的贴水费用以及出库和短运费用,2010年临储豆的最低成本应在4100元/吨,而2011年临储豆的最低成本应在4300元/吨。
从政策拍卖角度来看,豆一1409合约期价高于政策粮拍卖成交成本。从油用豆的角度来看,该价格与9月进口大豆不到4200元/吨的到港成本相比,存在200元/吨左右的价格倒挂。如果临储大豆大量成交并涌入市场,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价格接轨,未来1409合约期价或存在一定的下行空间。
远月合约价格市场化
如果2014年临储大豆拍卖得以全部成交,那么2014/2015年度临储大豆库存将会下降至389万吨左右。临储大豆库存水平的明显下降,加之国产大豆临储收购政策结束,将使得国产大豆的政策市色彩褪去。往年由于政策性收储和抛售,造成国产大豆供给阶段性大幅减少和增加的局面将难以重现,豆一远月合约市场化程度提升,合约间的价差将会更加合理。由于时间节点的关系,豆一1501合约将会成为目标价格政策实施后第一个市场定价合约。
从分月合约来看,远月1409合约受到5月临储大豆拍卖重启和接近400万吨国产大豆供给增量的利空冲击;而1501合约期价则受到2014年大豆临储收购停止、临储收购需求同比减少300万吨的利空冲击,但1501合约正处于国产大豆新作上市期,2014年大豆种植面积下滑,食用豆需求占比上升都将给期价以支撑。
鉴于1409合约偏重于油用豆定价,而1501合约处于油用豆定价向食用豆定价的过渡阶段,后期1501合约期价受到的利多支撑可能更大一些。从豆一1409和1501合约价差的角度来看,4月中旬1409合约期价比1501合约高出50元/吨,未来价差可能持续走低,建议投资者关注买入豆一1501合约并卖出豆一1409合约的套利交易。(来源:粮油市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