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6月中旬,国内主产区新小麦收获进度加快,新小麦市场购销活跃,托市收购启动支撑麦价底部,但其波动幅度较上年下降,优质麦市场行情好于普通小麦;美农业部报告小麦供需利空进一步拖累国际小麦市场价格走势。
一、主产区新麦收获进度加快 新麦价格区域间有所差异
截至6月12日17时,全国已收获小麦2.77亿亩,麦收进度过八成,河南、安徽地区麦收结束;江苏地区麦收进度近八成,山东地区麦收进度过八成,河北地区麦收进度近七成,陕西地区过五成半。继湖北、江苏、安徽以及河南启动托市收购预案后,山东枣庄地区因新麦市场平均收购价跌至最低收购价水平,6月14日启动小麦托市收购。受主产区各区域新小麦质量及供需格局不一影响,新麦收购价格区域间有所差异,托市收购启动对麦价底部形成坚实支撑。受新小麦上市量增加以及市场主体后市行情不乐观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下调新小麦收购价格,优质小麦市场行情明显好于普通小麦。江苏宿迁宿城地区面粉加工企业新小麦挂牌收购价2424元/吨(水分≤12.5%,容重≥770g/L),2014年芽高小麦2414元/吨(不完善粒大于3%,小于6%);安徽亳州谯城地区大型面粉加工企业新小麦挂牌收购价2396元/吨(水分≤12.5%,容重≥770g/L);山东菏泽东明地区大型面粉加工企业新小麦挂牌收购价2440元/吨(水分≤12.5%,容重≥780g/L);河南周口沈丘地区面粉加工企业新小麦挂牌收购价2400元/吨(水分≤15%,容重≥770g/L);河北邯郸大名地区大型面粉加工企业新小麦挂牌收购价2440元/吨左右(水分≤12.5%,容重≥776g/L)。
二、临储麦成交均价大幅走低 强麦期货价格下跌
6月10日国家临储小麦拍卖市场投放量维持在50万吨左右,实际成交数量14.1433万吨,平均成交率27.97%,较上期略有下降;成交均价2293.5元/吨,较上期大幅下跌47.01元/吨;其中河南市场实际成交11.8956万吨,均为2012年产托市小麦,成交均价2286元/吨,较上期下跌56元/吨;安徽市场及其联网市场实际成交2.2477万吨,成交均价2332元/吨,较上期下跌52元/吨。国内强麦期货价格在经历6月上旬的低位明显反弹后,近期呈现出上涨乏力格局,强麦期货价格处于区间震荡格局,波动幅度缩窄,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市场主体的谨慎心理。截至6月13日,强麦1409合约期价报收于2598元/吨,较6月6日的2619元/吨,下跌21元/吨,跌幅0.80%,期间最高价2633元/吨,最低价2591元/吨。
三、美农业部供需报告利空 国际麦价跌幅明显
6月11日美国农业部6月小麦供需报告显示,全球2014/15年度小麦年末库存预估为1.886亿吨,5月预估为1.8742亿吨;2013/14年度小麦年末库存预估为1.8605亿吨,5月预估为1.8653亿吨;其中美国2014/15年度小麦年末库存预估为5.74亿蒲式耳,5月预估为5.4亿蒲式耳。彭博社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欧盟小麦产量有望创下六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可能加剧全球小麦供应过剩局面,导致麦价进一步回落;分析师平均预计2014/15年度(7月到次年6月)欧盟28国小麦产量将达到1.459亿吨,高于欧盟委员会最新预测的1.4498亿吨,这也是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受小麦出口需求疲软以及美农业部供需报告利空等因素拖累,国际麦价跌势较为明显。截至6月13日,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美软红冬小麦7月合约期价报收于585.25美分/蒲式耳,较6月6日的619.5美分/蒲式耳,下跌34.25美分/蒲式耳,跌幅5.53%,期间最高价626.25美分/蒲式耳,最低价583.5美分/蒲式耳。截至6月12日,7月交货的美国2号软红冬小麦FOB价格为230.84美元/吨,到国内口岸完税后总成本约为2079元/吨,较上年同期下跌319元/吨。
四、替代效应有所抬头 玉米期货价格走高
国家临储玉米拍卖依然继续进行,玉米现货价格整体平稳运行,在国家临储玉米供应市场的情况下,玉米价格波动范围继续收窄。中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国内4000个监测点生猪存栏较上月下降0.1%,较上年同期下降3.9%;能繁母猪存栏较上月下降1.0%,较上年同期下降7.5%。截至6月13日,全国出栏瘦肉型生猪价格均价12.95元/公斤,较去年同期的14.05元/公斤,下跌7.83%;全国猪料比价为3.86:1,猪粮比价5.05:1,同比分别下跌10.19%、15.60%,自繁自养出栏头均亏损162元/头。目前北方鲅鱼圈港水分14.5%玉米主流收购价格为2430-2440元/吨;广东港东北产优质玉米主流成交价格2520-2530元/吨。截至6月13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玉米1409合约期价报收于2389元/吨,较6月6日的2377元/吨,上涨12元/吨,涨幅0.50%,期间最高价2391元/吨,最低价2370元/吨。由于主产区部分区域新小麦市场运行价格较玉米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小麦替代玉米作为饲用需求有所增加,但预计整体难以明显增加。
五、政策市下关注市场机会 建议理性收购新麦
主产区新小麦收获大量上市使得新麦市场购销趋于活跃,部分优质小麦受到市场主体的青睐,在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数量未大幅增加的情况下,考虑到国内小麦市场供需格局改观以及面粉加工企业因产能结构调整等因素导致价格承受能力减弱,建议市场主体理性收购。粮源的阶段性市场贸易机会仍需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数量大幅增加的支持。后期建议密切关注主产区小麦托市收购进度以及购销主体之间的心理博弈情况。(来源:中华粮网)